首頁 > 文化 > 文壇往事 > 正文

84歲王蒙講孔孟老莊:人老到一定程度,會有一種特殊的美

文章來源:鳳凰網文化
字體:
發布時間:2018-05-16 15:42:10

 

人生沉浮,百年輾轉,19歲文壇聲名鵲起,22歲憑小說《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》得毛澤東贊賞;人到中年,經歷過數年下放,揚過場、澆過地、背過石頭,在邊疆做了六年農民,甚至還做過一年生產大隊副隊長;知天命之年走入政壇;風云變幻,再回文壇。今昔耄耋,回顧往日,他曾說:“七十年的大起大落、眾說紛紜、知音誤解、恩恩怨怨,想起來足夠喝一壺的。”

這個人就是王蒙,中國當代作家、學者,文化部原部長。作品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各國發行,曾獲意大利蒙德羅文學獎、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,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與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、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等榮銜。

如今,84歲的他好奇心未泯,接觸知識付費領域,在喜馬拉雅講起了“孔孟老莊”。他從自己傳奇的人生經歷出發,語言風趣又不乏犀利,令人驚嘆。

自然,王蒙講的“孔孟老莊”跟古漢語、古哲學、古代思想史專家所講是不同的,他在《莊子的奔騰》一書中曾說,“要的就是老王的那點靈氣,那點經歷,那點沉浮,那點切骨的感受與獨有的體會,那點言之成理、思之成精的新發現。”

1/“把莊子當王老吉涼茶喝喝還行,能當飯吃的是孔子”

王蒙在很小的時候就讀過“孔孟老莊”,尤其喜歡《老子》《莊子》,但卻有著積極的入世情懷,骨子里仍是一個深具儒家氣質的文人。他曾在自傳中坦言自己十分推崇老子的治學處世之道。

1948年10月10日,14歲不到的王蒙就成了中共北平地下組織的一名成員,“我從小就熱衷于救國救民。”18歲那年已經是行政18級的干部——相當于如今的正科級。

1976年后,王蒙短時間內連續發表《夜的眼》、《春之聲》、《海的夢》等作品,以至于當時,文壇用“集束炸彈”來形容當時王蒙的高產狀態和對文壇的震動。

此后,王蒙迎來了人生入世最深的階段,走上了普通文人難以達到的高位,出任文化部部長、中央委員。但王蒙骨子里仍然是個文人。馮驥才曾作詩說王蒙:滿紙游戲語,徹底明白人。偶露部長相,仍是作家魂。作為文人,在交往唱和中,賈平凹題詞“貫通先生”贈給王蒙,王蒙則開玩笑說:“其實不通”。不管賈平凹的“貫通”指向什么,但縱觀王蒙的人生,確是在實踐中貫通了“儒家的進取”和“老莊的逍遙”。

王蒙是怎么貫通的呢?“對于莊子,看他是一種精神的享受,所以老莊不能當飯吃,把莊子當王老吉涼茶喝喝還行。能當飯吃的是孔子,他告訴你各方面的擔當與規范。”

2/“要和莊子推推搡搡、摟摟抱抱,給他鼓掌跟他抬杠”

王蒙常用三枚閑章,上面分別刻有“無為而治”,“逍遙”,“不設防”,這三個詞匯概念,似乎頗可代表他的人生哲學,也能看到老莊思想對他的影響。

在一次采訪中,他說因為參加工作時年紀比較小,很容易急躁沮喪,但偶然之中讀了《道德經》,一下子便感覺心平氣和;當經歷比較多,面臨沉浮曲折時,《道德經》讓他保持良好超脫的精神狀態;40歲后,他又從宗教學、神學方面的角度對《道德經》進行思考,對它的認識不斷加深。

這種讀書精進的過程,不免讓我想起《神雕俠侶》中孤獨求敗的劍技:三十歲前凌厲剛猛,無堅不摧;四十歲前重劍無鋒、大巧不工;四十歲后草木竹石均可為劍;再之后,漸進于無劍勝有劍的境界。

如今王蒙已經八十有四,他眼中的《道德經》,他眼中的“孔孟老莊”又是一個什么樣子呢?他又怎么面對“孔孟老莊”呢?

在他晚年的一篇文章中,或可找到一些端倪:“某雖不才,敢引莊為同道,敢不在莊前一味自慚形穢、匍匐隨從,而是平視莊周,與之擁抱握手,與之交談辯論,與之對話,與之遨游同歡笑,與之翩翩起舞。”在另一處講話中,他“要和莊子推推搡搡、摟摟抱抱,給他鼓掌跟他抬杠。”

他曾說莊子講的“苦身疾作,多積財而不得盡用”和小沈陽說的“人死了錢還沒花光”是一個意思。“一位老賢弟差點氣暈了,說我誣蔑莊子。這位老賢弟就是欠通。”王蒙覺得“通”很重要。

在他的《莊子的享受》一書的前言中,王蒙寫道:“老王未能將文字文本變成學問,老王只想將學問變成人生的享受與華彩。”

這種“華彩”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呢?王蒙在紀念劇作家夏衍的文章中,曾以滔滔之筆描寫過他眼中的夏衍,而這段話似乎也可以用來概括他自己,以及他對孔孟老莊的理解:

人老到一定程度,會有一種特殊的美:那是無限好的夕陽,個性已經完成,是非了如指掌,經驗與學識博大精深,知止有定,歷盡滄桑,個人再無所求,無欲則剛,刀槍不入,超脫俗凡,關注人生,原諒一切可以原諒的人和事,洞悉一切花拳繡腿,既帶棱帶角,又含蓄和解,一語中的,入木八分,一言一笑都那么有鋒芒,有智慧,有分量有原則有趣味而又適可而止。

3/《王蒙講孔孟老莊》喜馬拉雅全網獨家發布

84年人生閱歷,以長者的經驗,結合個人研究,給你每一個人生階段應用先賢智慧的法門。

60年寫作經驗,以作家的積累,基于原典,精選名篇,通俗生動,處處體現真知灼見。

55年教學經歷,以學者的態度,去粗取精,古今比較,縱覽千年前最聰明腦袋的思考方式。

遍訪60多個國家,作品暢銷世界,中西方思想融會貫通,以全球的視角重新解讀經典。

讀《論語》成就謙和儒雅的自己,以更高雅純正的志趣,看淡生活的跌宕起伏。

讀《孟子》在各方逐利的繁雜世事中,不忘初心,守住原則和底線,辨清利義要害。

讀《道德經》智慧深藏,洞見世間萬物最根本的道與理,許你站位高遠,攬懷眾妙。

讀《莊子》翱翔九萬里,心如涌泉,意如飄風,虛室生白,逍遙乎寢寤大樗之下。

時代改變,但生根于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思想,至今深刻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、行為方式。重溫經典,與古之先賢為友,以孔孟精進工作,以老莊安頓身心,以傳統文化滋養人格功力。

從傳統文化四大經典到理學心學,多重身份跨界全新解讀,幫你發現中國人價值觀、思維方式、生活習俗的源頭,讓你真正了解這個世界和自己。

適合人群:

希望看清世事表象,解決人生困惑,提升洞察能力的你;

渴望提升個人知識儲備、文化素養和思辨能力的你;

希望提升自身格局,學會為人處世,獲得心靈寄托的你;

希望擺脫博弈旋渦、學會取舍、與名利和諧對話的你;

希望從根本上梳理傳統文化知識,拓展閱讀面的家長和孩子;

你將獲得:

從孔孟老莊到陽明心學,幫你澄清概念誤區,設定判準,建構認知系統;

給你對待自己、對待人際、對待家庭乃至國家的一整套解決方案;

掌握歷史的法則,古今對比,開拓視野,避免片面,提升人生格局;

量身定制的現實指南,領悟修養身心辦法,通曉為人處世規律;

能世事周全,妥善管理人心、與領導溝通,與伙伴達成共識;

大咖推薦:

“他是能領略老莊真傳的,這些著作是建立在他人生智慧經驗基礎之上的,所以這些著作是靠得住的。”

——賈平凹(作家)

“別人是以老解老,王蒙做到了以王解老,便通了新意。”

——馮其庸(已故,著名紅學家)

“王蒙《老子的幫助》道破了老子的天機。”

——任繼愈(已故,著名哲學家、曾任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)

“王蒙先生是文化人,他是文化學者,文化思想者,他是有思想的一個作家,他的作品具有思想性。”

——李君如(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)

“王蒙對老子的解讀,可謂形上形下,揮灑淋漓;上天入地,洞燭幽微;深入淺出,能近取譬;鳶飛魚躍,觸處生春......”

——趙士林(著名學者)

“他的思考別開生面,值得關注和重視。”

——錢文忠(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)

洗馬君說:

一人講四家,前文化部長王蒙開講“孔孟老莊”。將帶我們了解幾位古代哲學家的思維方式、處事原則。帶我們了解古今世界的共同性,尋找世界與人生的本質。

王蒙的大智慧與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莊子等哲學家的智慧巧妙融合,渾然一體。他的話語句句格言、段段警世,他的聲氣,大俗大雅,淺而入深,親切隨意。跟隨王蒙學習經典、讀懂經典,開闊眼界,深刻從容應對現實世界。

*作者:阿甘,喜馬拉雅資深撰稿人。

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文章所有內容并不反映任何萊蕪信息港的意見與觀點。
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
用戶名: 密碼:
驗證碼: 匿名發表
欧美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